冀中能源股份公司:多举措破解“能耗焦虑”
面对能源成本攀升与绿色发展的双重挑战,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以“深挖内潜、降本增效”为核心,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与全员参与中探索破局之道,通过一项项务实举措,将“能耗焦虑”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以创新破题,向技术要效益
在内蒙古公司盛鑫煤业,光伏发电项目成为绿色转型的“点睛之笔”。公司精准把握春季日照规律,将井下生产、洗煤等大功率用电负荷集中至光照充足时段,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全额消纳”,单月节电30万度,节约电费超45万元;同步参与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每年再降成本60万元,让“阳光经济”成为矿井绿色发展的坚实注脚。
葛泉矿洗煤厂则以设备升级为突破口,将75千瓦入料泵更换为22千瓦节能柱塞泵,单季度节电4.5万度;15台设备的集控改造实现生产流程“无缝衔接”,每年省电超1万度。技术员李国峰坦言:“设备升级不仅降了能耗,更让生产效率迈上新台阶。”
以管理赋能,向细节要潜力
在内蒙古公司嘉信德煤业,原煤筛分系统摒弃“大锅饭”模式,通过用电单独计量、负荷动态调控,每月电费直降8万元;嘉东煤业则紧盯夜间用电“隐形浪费”,压减非必要照明、严控大功率设备运行时长,月度用电量锐减10%。
梧桐庄矿的“智慧供暖”改造成效显着——职工澡堂以变频多联式空调替代传统“电老虎”,单月节电70万千瓦时,节约电费55万元。机电区副区长孙晓宇算了一笔“温度账”:“智能温控系统既让职工暖身,又为公司降本,能耗焦虑迎刃而解。”
以全员聚力,向行动要成果
节能降耗的基因已融入公司血脉。葛泉矿洗煤厂推行“人走电断”制度,车间照明全面升级为尝贰顿灯具,岗位节能监督员成为生产一线的“绿色哨兵”;冀中新材通过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将窑炉废气“变废为宝”,年节约天然气13万立方米,降本40余万元。一名班组长感慨:“随手关灯、避峰用电已成习惯,节能意识融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点滴行动的汇聚,让“节电光荣”从口号变为全员自觉。
从光伏电站的“追光而行”到智慧供暖的“精准控温”,从设备升级的“刀刃向内”到余热利用的“点石成金”,冀中股份以实干作答,用创新破局,走出了一条节能降耗与效益提升并重的特色路径。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深挖技术潜能、优化生产流程,在“双碳”目标下绘就更高效、更清洁的发展图景,为行业转型升级书写充满冀中智慧的“绿色答卷”。
(冀中股份党群工作部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