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精产品一三三区

中国煤炭报:邢东矿:万绿丛中有一座矿

发布时间:2025-04-27 09:21:22 冀中能源

稿件来源:《中国煤炭报》

邢东矿:万绿丛中有一座矿

春日,漫步在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矿区,碧空如洗,静心亭造型古朴、草木植被错落有致,一步一景,满目皆新。

赏心悦目的背后,是近年来邢东矿“以绿为底谋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更是该矿坚持煤炭开采和生态环保“一盘棋”的生动写照。

数智“加持”提效率

在邢东矿1222运料巷外段,瓦斯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既定轨道行进。它的“大眼睛”具有全天候数据采集、信息实时传输、智能分析预警等功能。数据同步至通风区总控值班室后,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看到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及现场工作画面。

在矿区主干道隐蔽处,一个个小巧的方匣子与路灯并排而立。这些方匣子的“千里眼”能实时在线监测粉尘、大气压等数值,及时感知空气质量。

在邢东矿调度指挥中心总控平台,数块高清屏幕上显示着井下各作业点工作实况,生产画面清晰明亮。

近年来,邢东矿加快应用罢顿厂智能分选、智慧通风、智能巡检、智能运输等设备,持续推进智能化矸石充填技术升级,真正实现煤矸石不升井、产煤不见煤、运煤不扬尘,每年可处理煤矸石100万吨以上,减少碳排放量18万吨以上。

有了智能化的“加持”,邢东矿职工工作更轻松,脸上的煤尘少了、笑容多了。

节能降碳有妙招

如今,绿色低碳、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理念已成为邢东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

在邢东矿运输区井下分拣中心,运输区副区长龙超和分拣班班长马占军正在对回收上井的各类材料进行分类。

旧物资堆积在地面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材料浪费。我们把能用的材料挑拣出来,废旧材料经过加工,直接在井下变废为宝。”马占军说。

邢东矿在注浆站、矸石充填站、原煤线、维修中心铆焊车间共加装5台除尘器,在煤仓出口加装喷雾系统,洒水车不间断对矿内、矿外主路进行洒水降尘。

引进全新办公系统,指尖轻触“冀中在线”础笔笔,办公信息一览无遗;新建新能源车充电场地,满足职工的绿色出行需求;杜绝长明灯、长流水、长开机等资源浪费现象……近年来,邢东矿深入开展节能工作,制定各项能耗定额指标,确保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控制在6500吨标准煤以内,保证全矿年耗电量不高于3780万千瓦时。

通过细化管控调度,去年邢东矿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同比降低3%,低于国家能耗限额标准。通风、排水、压风、提升等工序综合能耗低于河北省地方能耗限额标准。

以前觉得自己是‘煤黑子’,现在咱是‘煤亮子’,腰杆都挺直了!”邢东矿通风区测风班班长张涛说。从瓦斯巡检员到测风班班长,在邢东矿工作了15年的张涛,见证了该矿的变化。

生态建设促发展

小桥流水、假山奇石、亭阁走廊、鸟语花香……邢东矿生态文化园占地2.65万平方米,是该矿职工一年四季的热门“打卡地”。春季,各类花卉在矿区摇曳,微风拂过,飘出阵阵花香。生态文化园内,有各类植物70多种、1万余株。

生态文化园是我们多年来坚持绿色矿山建设的成果之一。如今,邢东矿绿化面积达6.7万平方米,矿区干净整洁,春色怡人。”邢东矿后勤部部长张朝霞说。

邢东矿坚持把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生命线”工程,建立绿化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搭建了以主干道绿化为框架、观赏树木为点缀、板块绿化为园景的生态场景,点线面结合、乔灌木搭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统一。

近年来,邢东矿获得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华环境友好煤炭公司、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刘佳卓 王印河)